

照片的形成 – ISO、光圈和快門速度
不知道各位是否知道一张照片是怎么形成的呢?其实照片就是「让底片嚗光,纪录那一刻的光线」,所以有人说摄影就是「捕捉光和影」。那么对于一个初学摄影的人,什么东西是必须要认识的呢? 答案便是嚗光铁三角:底片感光度(ISO),光圈(Aperture)和快门速度(快门速度)。 底片感光度(ISO)
在数码相机还未流行前,摄影师用的是菲林(Flim),而菲林上通常也会有一个数值如ISO50 / ISO200 / ISO1600等,其实这个数字便代表了底片的感光能力,数值越高,吸收光的能力越强,越适合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拍摄(但无论感光能力多强也不能在”完全没有光”下的环境拍摄!)。那么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数值的感光底片(在数码相机便是设定ISO为什么数值)呢?其实在正常情况,ISO越高(感光能力越强),讯噪便越强,在相片比较暗的区域越是明显,大家可以看看以下的例字 透过以上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ISO 80低感光度的照片最为细致平滑,而ISO 3200的照片便充满讯噪了,所以ISO值并不是越高越好的。而什么时候要使用什么数值的ISO,还是待读者也把以下的光圈和快门